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5月28日在北京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呼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昨日,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和京港学术交流中心联合主办“学习习近平主席两院院士大会重要讲话精神推进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座谈会”,香港中联办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出席座谈会并讲话。谭铁牛与在港两院院士一起重温了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内容,强调国家对科技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香港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机会也前所未有,香港在科技发展方面拥有独特优势,可以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发挥独特作用。●香港文汇报记者姬文风
座谈会由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理事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玉如主持,谭铁牛、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出席会议并讲话。在港两院院士张翔、支志明、叶嘉安、刘允怡、郑耀宗、黄乃正、任咏华、谢作伟、李焯芬、徐立之等出席并发言,畅谈学习心得与体会。
国家科创取得新历史性成就
上月28日赴京出席两院院士大会的谭铁牛于昨日座谈会上分享院士大会情况。他详细导读习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的讲话内容,阐述会议精神并传达习主席对两院院士的四点希望。他并介绍会议中提到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国家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谭铁牛提到,当中“六项重大成果”包括: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高端产业取得新突破;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民生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国防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就。
他也引述习主席讲话中提出要求院士们警醒的“八个难点”,需要继续下大力气加以解决,包括:国家的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还不够、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有待优化、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科技评价体系还不适应科技发展要求、科技生态需要进一步完善。谭铁牛希望在港两院院士们勇于克服难点,进一步实现“飞跃”、“提升”。
正研“双非”疫苗 体现科技领先
他又提到,国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通过先进科研技术分离新冠病毒株,在科技抗疫中取得重大成功,现正在研发的“双非”(非注射、非冷链)疫苗,正是国家在科研技术层面领先的体现。
展望科技创新,谭铁牛引述习主席讲话提及“四个度”,即广度、深度、速度和精度:科技创新广度显著加大,宏观世界大至天体运行、星系演化、宇宙起源,微观世界小至基因编辑、粒子结构、量子调控,都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科技创新深度显著加深,深空探测成为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深海、深地探测为人类认识自然不断拓展新的视野;科技创新速度显著加快,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时间、空间和人们认知范围;科技创新精度显著加强,对生物大分子和基因的研究进入精准调控阶段,从认识生命、改造生命走向合成生命、设计生命,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生命伦理的挑战。
谭铁牛并分享是次参与大会的感受,他形容国家对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于当今世界上是绝无仅有,而科技对国家的重要性、中央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科研人员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香港创科所面临的机遇等,都是前所未有。
他认为,香港在科技创新有着不少独特或比较优势,如基础研究强,也是中外文化交汇处,有利于人才聚集,加上国际化水平高,亦有能力发挥独特的科技中介作用。他期望香港可继续加强科研人才培养,为年轻人提供更多优质就业岗位,“每年中学文凭试,我特别关心状元会在大学选修什么科目,特别希望更多人读STEM,看到创科是很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