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21日全文公布。《决定》提出,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本港多位政界人士指出,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应抓住这一机遇,透过深化自身改革、优化经济结构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等,以配合国家的发展战略。他们相信,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引领下,香港必将乘风破浪,谱写新的发展篇章。
助力国家经济相辅相成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林至颖认为,《决定》展示出国家坚持改革开放,发展高质量经济,同时也兼顾当下经济需要,提出新的发展模式。香港作为中国的国际窗口,当从科创、经贸方面,着眼于内外循环的联通,与国家经济相辅相成。科创方面,香港的科创政策需要加快融入大湾区,在顶层架构集合粤港澳三地政府的负责部门与执行部门,共享国际科创市场动态,协调发展科创产业的政策。经贸方面,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需要加强国际市场的联系,推动离岸人民币与其货币直接交换,将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资源挂钩,跟中国的制造业生产力优势挂钩,与中国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挂钩,缓解依赖美元的风险。此外,香港应透过发展数据中心、贸易金融、外汇兑换、物流管理、会计与法律等供应链管理服务,加强与越南及墨西哥等中转贸易国家联系,带动内地企业出海投资。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黄冰芬指出,《决定》不仅巩固了香港的经济基础,还为香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香港应把握机遇:一、需要优化营商环境,通过简化手续和降低成本,吸引更多国际企业和人才来港投资与发展;二、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三、深化与内地的合作,共同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她强调,在大湾区的发展中,香港应发挥更大作用,尤其是在新质生产力方面,充分利用八大中心的优势。促进香港在大湾区的发展,不仅为香港增添新动力,还为青年创业者和下一代开辟更多机会。
增强与大湾区合作 并船出海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林顺潮认为,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作为“超级联系人,未来需要巩固好八大中心的地位,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大湾区增强合作,并船出海,为推进中国现代化贡献自身力量。他举例,医疗就是一个可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香港可以积极打造国际医药研发平台,促进医疗科技产业的科研成果落地。同时,香港可利用自身在创新科技和专业服务领域的优势,推动跨境医疗专业合作,将世界最新的医疗药物、技术和投资引入大湾区,并协助内地的生物科技和医疗产业“走出去”,实现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