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局今日(27日)总结交椅洲人工岛(人工岛)项目的阶段性公众参与活动,研究团队透过多个渠道收到约7800份公众意见,当中约六成人表示支持项目。发展局局长甯汉豪表示,造地发展一定要放眼未来,香港要有充裕的土地才可以有条件制定政策改善市民生活和工作空间,发展优势产业,提升竞争力。
收7800份公众意见 六成人支持项目
发展局联同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规划署于去年12月29日就人工岛项目四个范畴(包括填海范围、概括土地用途、策略性运输基建及可能融资选项)的初步建议,向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汇报,并随即展开这一阶段的公众参与活动。
截至今年3月31日,这一轮公众参与活动在展城馆、东涌社区联络中心、中西区、离岛区、元朗区、屯门区及荃湾区十个地点举办展览,录得合共约16000人次参观。此外,局方共举办了30多场简介会,与1700多名相关地区和界别的持份者以面谈或网上形式交流。项目的专题网页录得超过二万次浏览。
研究团队透过多个渠道,包括展览场地、网上意见表格、电邮、电话、传真、邮寄,收到约7800份公众意见,当中有60多份来自团体或组织(包括专业学会、智库、商界、建造业、环保团体和关注组织等)。在约7800份公众意见当中,约六成表示支持项目,认为有助增加土地供应、完善策略运输网络,并认为建议填海范围及三岛设计已考虑环境及工程可行性等相关因素。
而反对项目的占约两成半,主要关注人工岛对环境生态及公共财政的影响。馀下约一成半并没有明显立场,只就不同范畴表达意见及提问。
大部分意见认同人工岛助增加房屋供应
研究团队于30多场简介会上收到很多正面和具建设性的意见,当中大部分意见认同项目可提供土地,有助增加房屋供应及香港整体发展,亦能完善香港整体交通网络。
此外,研究团队亦持续从其他渠道如媒体报道、社交媒体等,了解公众的看法。团队阅览了约180份相关报章专栏及社评,约有110份表明了立场,当中约六成表示支持项目,主要认为项目有助提供土地,缓解房屋短缺,为香港经济及商业发展带来好处;表示反对项目则占约四成,主要关注成本控制、项目对公共财政的影响和经济效益。
甯汉豪:有充裕土地才可改善市民生活工作空间
发展局局长甯汉豪表示,人工岛项目填海造地1000公顷,是香港未来土地供应的重要来源。行政长官近日强调香港要追时间、追结果和追前列。造地发展一定要放眼未来,我们要有充裕的土地才可以有条件制定政策改善市民生活和工作空间,发展优势产业,提升香港的竞争力。
她说:“发展人工岛的构想自2011年起经过多年讨论酝酿,并于2018年经大型公众参与活动后,成为其中一个土地供应优先选项,政府继而开展规划及工程研究。我们不应再停留于讨论推展与否,而是集思广益,探讨如何把项目做好。”
甯汉豪指,当局欣悉今次公众参与活动接获的意见大部分表明支持交椅洲人工岛项目,这份支持固然鼓励局方把工作做好,但无论是支持或反对,社会各界表达的意见和关注都有助当局深化研究。期望社会众志成城,共同推展这个可以为香港带来重大经济及社会效益的造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