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十分重视文化工作。2023年6月2日,他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近日他又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与以往相比,这次会议的名称增加了“文化”二字。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主席有关文化的讲话和指示主要是针对内地干部和群众的,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香港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他在6月2日的座谈会上说:“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今日在香港,特别是在新界地区,体现家族和民族凝聚力的许多中国传统民间习俗,如祖先崇拜、天后崇拜、太平清醮、盂兰胜会、围村盆菜宴、舞龙舞狮、端午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十个本地项目:粤剧、凉茶、长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龙舟游涌、香港潮人盂兰胜会、中秋节─大坑舞火龙、古琴艺术(斲琴技艺)、全真道堂科仪音乐、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黄大仙信俗等。此外,香港还有许多古庙、祠堂和书室。港人可以通过这些民间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认识古代中国。
我认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港人国家认同的重要一步。港人只有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革命文化,理解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才能真正实现国家认同,自觉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本地的历史文化遗产,还可以通过更广泛的范围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四川省文博机构合办的三星堆特别展览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
展品中23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包括戴金面罩人头像、纵目面具、兽首冠人像、大口尊、二号神树底座、玉钺等。这些距今2600至4500年的珍贵文物造型之奇特,制作之精细,令人叹为观止。特别展览使香港市民特别是年轻一代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亲身体感受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增加文化自信。
香港新形势也要有新作为
未来也希望香港特区政府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市民接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思想文化基础。
习近平主席在有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指示中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香港社会实际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也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希望香港特区政府有关部门能从习近平文化思想得到启示,重视文化建设,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奠定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岭南大学香港与华南历史研究部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