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7月20日电(记者 张心怡)“香港国安法实施一周年回顾与展望”专题研讨会16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就是敢言”执行主席陈晓锋接受中评社采访时指出,夏宝龙主任在讲话中全面评价了香港国安法实施一周来以来香港发生的变化,对治港者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道出了对香港未来的美好发展的新期待。“我对夏主任讲话最大的感受就是‘硬的更硬,柔的更柔’,讲话的重点落在未来香港问题的解决方向上。”陈晓锋谈到,国安法实施一年,香港社会“换了人间”。一年多前,香港还在黑暴、揽炒和撕裂的漩涡里,社会秩序和法治受到致命伤害。国安法的出台彻底扭转了这个局面,香港出现了新格局,香港社会由乱及治、发展向好。随着时间的发酵,国安法对香港正本清源、祛浊扬清的作用会愈加明显。
夏宝龙在讲话中提到,香港大有可为必须要有香港国安法保驾护航,希望香港人人都把对国家和香港的热爱,变成遵守国安法、执行国安法、捍卫国安法的自觉行动。对此陈晓锋表示,香港社会需要以正确的态度认识、了解和学习国安法。过去一段时间香港出现的一些问题,某种程度来说在于宪法和基本法的宣传教育不到位,甚至在宣传的时候还遮遮掩掩,没有在学校和社区做好充分的宣传推广,尤其是没有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建立好尊重和学习国家宪法、基本法的正确法治观。未来针对国安法还需要建立一套专门的宣传教育体系,让国安港安的理念真正做到深入人心。
就此陈晓锋提出三点建议:第一,特区政府的主要官员和公务员不仅仅要主动学习好宪法、基本法和香港国安法,更要主动宣传,要把相关学习培训纳入到公职人员评价体系里;第二,要建立全面系统的大学、中小学、幼儿园国安教育体系,从小培养好学生的国家安全观念、香港安全观念和正确法治观念;第三,要对违反国安法的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推广,让社会大众知道国家安全对于香港的重要性,逐步提高市民对国家安全的意识。
夏宝龙在讲话中亦就确保选出管治能力强的坚定爱国者提出五个要求。陈晓锋认为,这对管治者提出了具体且更为高标准的要求,有心从政的人士都应该把这五个要求当成一面“镜子”,严格要求自己,自我对照、自我鞭笞、自我改善。此外,五个要求要落到实处,责任主体是特区政府,“港人治港”的关键还是靠港人。特区政府需要建立起满足五个要求的配套人才选拔机制、人才培训机制、人才考核机制。他亦强调,“揽炒、为反而反、听order做嘢”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根据五个要求,治港者必须主动作为,胸怀“国之大者”,以香港主人翁的心态,积极有为,树立服务市民至上的理念。
陈晓锋表示,夏宝龙主任讲话中还提到了第二个100年的愿景和香港的前途,这个美好而充满希望的画面是值得所有的香港人为之努力奋斗的。此前一个阶段,在泛政治化的社会悲观情绪的影响下,香港有一段时间似乎失去了方向,这也与香港社会的“小政府、大市场”有一定的关系,特区政府缺乏宏观战略和顶层设计,缺乏对内地政策和国际环境的综合研究和深度评估。反观中国内地发展的战略章法,大到每五年一次规划纲要的战略布局,小到边缘山区的精准扶贫,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陈晓锋称,香港回归24周年,很快就是五十年不变的中点,如何主动反思前半段的管治经验和教训,如何展望和探索后半段的战略和布局,考验着“爱国者治港”的实际执政效能。他指出,第一,香港的发展必须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的未来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特区政府应成立一个专门研究国家战略规划、法律法规和政策决策的部门,真正做到把国家涉港政策、论述和发展蓝图学习透、研究透、落实透,这样才能确保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为香港发展“争取”国家支持。
第二,面对23条立法问题、住房问题、青年向上流问题、经济民生问题等要有实实在在的“响应”,直面问题,切实让市民感受到特区政府解决深层次问题的态度和诚意,让市民感受到政府和市民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第三,特区政府要努力在全社会重塑香港的核心价值观,使正确的法治理念、爱国爱港的底色、勤劳奋斗的香港精神深入人心,恢复香港的生机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