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港:全力抗疫救经济 提振人才对港信心
【发布时间】2022-03-23 05:53:53      【来源】文汇网

      周文港 博士 立法会议员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

      自2020年初疫情爆发以来,香港出生率骤降,亦出现人才流失等“人口双失”情况。2020年及2021年的粗出生率均较疫情前少约两成至三成,分别只有5.8人及5.0人。为应对后疫情时代适龄学童的锐减,逾60间小学于本学年缩减小一班数,遍布全港17区。有教育团体的调查发现,逾八成半日制幼稚园于去年度下学年平均少收三成的学生。更反映人口外移情况的是,积金局有关以“永久离港”理由提取强积金的申索个案统计资料显示,2021年有关个案达33,800宗,比2019及2020年分别高出11.55%及11.92%,连续3年拾级而上。由此可见,无论是人口以至人才数量,香港都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

      有言论认为,香港因疫情长期限制出入境,出入境时要花费大量时间在隔离,人才宁愿离开香港。有外国商会代表更指,业界出现“饿死多于病死”的困境。加上近期受美国监管机构对中概股施压的蝴蝶效应影响,本地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第五波疫情较长时间无法有效控制下来,不少专才及投资者对香港前景的信心难免受影响。人才外流,或将资金转投其他金融市场,如新加坡、伦敦等,本地经济因而进一步受压。但必须看到,内地现时仍然实施“全球最严格”的隔离措施,外资增长还是连年增加,足以证明隔离措施并不是影响人才外流的唯一因素。

      第五波疫情爆发以来,本港的抗疫措施出现滞后疫情发展的情况,抗疫工作有值得改善的地方。例如,为腾出校舍准备全民检测,特区政府在半个月前已公布提前“放暑假”的安排,学校和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秩序要作出相应调整,但近日特区政府宣布暂缓全民检测,引发部分家长、特别是双职家庭的不满。人才是务实的,也会“用脚投票”,一个地方政策稳定有力、有发展前景和具吸引力,才能吸引人才落地生根。

      为遏止第五波疫情,防止人才“用脚投票”、资金外流,笔者一再建议特区政府,借镜、落实内地成功的抗疫经验,就是“长痛不如短痛”,迅速落实大规模检测,不能全港性同时推行,就分区大规模进行。同时,推行不少专家建议的“长者默认疫苗接种”,配合“疫苗通行证”的实名追踪,减少重症及死亡,维护公众利益。同时在吸引人才、招商引资方面,特区政府应推出更具前胆性和符合香港整体利益的优惠政策,尽快遏止疫情,恢复人才对香港的信心。

      包括立法会议员在内的社会人士,都向特区政府提供了不少抗疫良方,希望特区政府认真聆听、采纳,汲取经验教训,集思广益,推出符合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抗疫措施,令香港和内地早日“通关”,这是香港抗疫救经济、提振信心的真正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