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吸引不少公司有意在港发行稳定币。数码资产托管和钱包技术供应商Cobo首席运营官LilyZ.King表示,现时有40至50间潜在稳定币发行人客户,一半是支付机构,一半是互联网科技公司,当中以中资背景的海外业务较多。她坦言,部分申请人明知发牌不多都愿意尝试,或是为了提升股价。
初期发牌料不逾10张
近期稳定币概念股炒风炽热,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早前明言希望“降降温”,强调发牌设有相当高的门槛,初期只会批出小量牌照,惟无损各公司的兴趣。LilyZ. King预计,香港最早发出约3至4张牌照,总数最多不会超过10张,现在有意申请者的兴趣非常大,即使知道香港发牌不多,应该也会尝试。
然而,她坦言有些公司可能是为了提升股价,“现在只要一提到稳定币,不管是token(代币)还是股票,好像都可以赚,所以也有些人可能是PRdriven(公关策略主导)的。”
大型科企低调 观望京东结果
最终是否能获牌,始终靠应用场景。为稳定币发行人提供谘询的前炩顾问,其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赵嘉丽强调,要成功申请稳定币发行人牌照,不是说符合2500万元资金要求便可,而是“一定要讲到一个场景给金管局听,解释发行这个稳定币之后怎样用、用在哪里、规模有多大,而又令金管局信服这是可行、务实的场景。”
赵嘉丽接触的客户中,较多为跨境支付及跨境贸易场景,拟发行稳定币的挂钩币种包括离岸人民币、港元及美元。不过,LilyZ. King认为,第一阶段不太会有挂钩离岸人民币的稳定币,因监管方面可能需要人民银行首肯,相信金管局会循序渐进地推行。
Lily Z.King透露,有意申请者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型科企”,但大型科企暂时较低调,因正观望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参与者之一京东(09618)的申请结果。
盼港下一步接轨全球
虽然内地于2021年明文禁止虚拟货币交易,不过德勤中国数字资产香港主管合伙人吕志宏指出,若代币有实际资产支持,实际上没有说不允许。LilyZ.King补充,内地其实很早已采用区块链技术,不管在物流链还是新能源基建。不过,在虚拟资产作为资产交易方面,短期内看不到内地有明显迹象会开放,相信香港于一段时间内仍会是大中华地区的试点。既然香港已经有策略地位,不管是互联网科技公司,还是国企的海外布局,均有场景可作试验计划。
在成为中资公司试点的同时,本港的行业发展亦须与全球接轨。OSL执行董事兼法规事务主管刁家骏认为,现时全球最大规模的稳定币由开发到现时过千亿规模,归因在区块链上可以无区域界限、无缝地自由转手。不过,当未来全球各地均设立各自监管制度,或会出现某程度的“碎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