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观点】屠海鸣:国安法可以助力香港发挥哪些优势?
【发布时间】2025-06-25 04:58:43      【来源】信报

      上周六,香港国安法公布实施5周年论坛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李家超发表主旨致词。中央驻港机构负责人、特区政府高层官员和香港社会各界近2000人参加了论坛。

夏主任专程来港出席此次论坛,他以“坚定不移贯彻实施香港国安法以高水准安全护航“一国两制”事业高品质发展”为题的致词,有三大显著和鲜明主题:一是全面总结国安法实施5年的巨大成就;二是深刻阐述香港当前维护国家安全的形势依然严峻,不能有丝毫松懈;三是对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提出4点希望。

前日,李家超对本港和中外媒体表示,夏主任在论坛的致词,深情回顾香港国安法的制定和过去5年国安法使香港回复稳定,得以不断进步发展,对实践“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积极意义,为香港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特区政府主办的这场高规格论坛还有一个独特的做法:中央涉港机构负责人分别致词,他们是: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周霁,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勇,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署长董经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崔建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司令员彭京堂。如此全覆盖、高层次,也十分罕见。他们从不同角度论述国安法实施后取得成就和意义,坚决表示对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定支持。

可以看出,从中央到特区政府都非常看重这次论坛。为何?夏宝龙主任一语中的。他在致词中说,香港国安法的制定实施,在“一国两制”实践进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两权”相统一 治理根基稳

“里程碑”这个词汇份量很重,这是从全局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某件事情得出的结论。这表明,香港国安法的制定实施,对“一国两制”香港实践带来的影响是全局性、变革性、根本性的。

那么,国安法可以助力香港发挥哪些优势?我们不妨从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国际联系、改革创新四个角度观察分析。

众所周知,香港《基本法》明确了中央全面管治权和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但由于香港回归后迟迟没有落实“23条立法”,致使“两权”衔接不到位。反中乱港分子借此频频“闯红线”,破坏国家安全,最终酿成了2019年的“修例风波”,令香港陷入社会动乱。

香港国安法起到“一法安香江”的作用,这是因为国安法明确了“罪”与“非罪”的界限划分,清晰地告诉人们,涉及到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事情,任何人不得越界、不得挑战,否则将受到法律惩罚。不仅如此,国安法还订明香港应尽早落实《基本法》“23条立法”、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人未经司法机关判罪之前均假定无罪,等等。香港国安法通过法律条文,令“中央全面管治权”与“特区高度自治权”衔接紧密,令维护国家安全的刚性约束更加全面、系统、细致。

正是由于香港国安法有效落实了中央全面管治权和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香港治理的根基稳了,治理效能提升了。

以基层治理为例。过往,区议会沦为“乱港平台”,祸害深重。本届政府重塑区议会,确保每一位区议员都是爱国者,并设立履职监察制度。如今,区议会、地区“三会”和关爱队形成了地区治理新架构,围绕服务和谘询两大功能开展工作,基层治理愈来愈好。

夏主任此次来港出席国安论坛之际,还抽出时间听取18区区议会主席汇报,为他们的工作热情点赞。他还即场亲笔在纸上写了一首诗,并在会议上读出──“千头万绪区议会,胸有大爱善良心,事无巨细皆为大,做好每件只为民”。他亦到访“社区客厅”考察,认同“社区客厅”的理念和意义,为国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走进基层、深入社区提供了样本。

5年来,人们经常提及“国安法是香港的“守护神””。那么,“守护神”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里?此次论坛上,中央涉港机构领导致词中都讲到一句话:“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过往,香港也一度被誉为“平安之都”;但由于长期在国家安全上“不设防”,平安的基础是脆弱的,遇到风吹草动,就会出现动荡,那种状况不是“高水平安全”。香港国安法制定实施后,香港步入了“高水平安全”的时代,“港独”势力土崩瓦解,“政治揽炒”销声匿迹,摆脱了“泛政治化”困扰的香港,轻装上阵,全社会聚焦经济民生,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亮点频闪。

香港排名全球最自由经济体榜首,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居世界第三,世界竞争力排名重返三甲,其中排名全球第一的包括投资环境、国际贸易、商业法规、税务政策、航空货运等。最近,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公布“2026年世界大学排名”,香港9间大学上榜,其中5间大学位列百强,香港大学排名更由去年的全球第17位跃升至全球第11位,位居亚洲第二,中国第一,实现历史性突破。

愈来愈多的事例揭示了“高水平安全”对“高质量发展”的护航作用。在香港国安法公布实施5周年论坛上,行政长官李家超深有感触地说:“安全创造稳定,稳定孵化发展。”此语道出了安全的重要性。

未来,香港在“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上可以有更大作为。香港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聚焦两个关键点:一是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一国两制”实践全过程。维护国家安全,不仅包括打击犯罪,还涉及到国安教育、风险防范等诸多环节,应该系统梳理薄弱点,该加固的要加固,可提质的应提质。二是把维护国家安全的领域拓宽。除了传统安全领域之外,还须更加重视贸易打压、金融风险、虚假讯息传播、海外利益保护等非传统安全。随着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增加,非传统安全领域出现的风险会更多,香港需要在这方面“补功课”。

“红线”愈清晰 开放愈自信

5年前,当国安法刚开始实施时,有人预言香港将加速“内地化”,香港的“国际化”优势将会丧失。5年过去了,事实完全不是如此。

上个月,国际调解院落户香港,33个国家签署公约成为创始成员国。这是全世界首个以调解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多边机构,再次突显了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吸引力。

截至今年5月底,港股恒生指数累计上涨超过15%,领先全球主要市场;今年以来,香港新股集资额超过76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7倍;目前,香港有单一家族办公室2700间,反映香港作为全球家族办公室和财富拥有人首选枢纽的地位;香港管理的资产规模在31万亿元以上,其中约三分之二的资产来自香港以外的投资者等等。这些数据,体现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非常稳固。

那些预言香港衰落的人错误地认为,香港国安法实施后,将会令香港“关上大门”,这样的判断大错特错。实施香港国安法并非“关门”,而是安装了“安防系统”,能够精准识别不法之徒,打击的是极少数,保护的是大多数。根据执法部门统计,过去5年,本港平均每年拘捕涉嫌违反国家安全相关法例者约66人,占每年香港拘捕违法者总数的0.2%

香港国安法划出了“红线”。“红线”愈清晰,开放愈自信。任何人只要不触及法律底线,香港的大门随时敞开。香港国安法并非限制了外国投资者,而是保护了外国投资者的利益。经过5年实践,愈来愈多的外国投资者看清了这一点,香港“内联外通”的舞台更加广阔。

社会和谐稳定 改革时机最佳

过往,在“泛政治化”的背景下,经济民生问题往往被贴上“政治标签”,变得异常复杂,内耗太大,蹉跎岁月。综观国安法实施5年来,香港社会的纷争明显减少了,凝聚共识的难度降低了。

香港在长期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少,面对新发展形势,需要改革突破事情也不少。比如,北部都会区建设提速,涉及制度创新;文旅产业升级,触及理念转变、资源整合;提振本地消费,牵涉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李家超在论坛致词中讲到:“勇于改革,打破不合时宜的旧规矩,破格、破局、创新、创造。”

国安法实施5年来造就的好环境,为改革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有利于香港以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因此,香港一方面应抓住机遇,推进改革创新,另方面要悉心维护来之不易的社会环境。

有鉴于此,应留意那些利用社会矛盾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形。比如,港人“北上消费”现象,是纯粹的消费行为,但有人却炒作“内地吸血”,设置“政治议题”,制造对立情绪。又比如,虽然过去“唱衰香港”的声音已经沦为笑柄,可是这种声音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必须警惕新的奇谈怪论。

短短5年,国安法对香港的护佑之功已经充分展现;此次论坛的最大成果是,大多数居民已经认识到,坚定维护国家安全,香港的优势会更加引人注目。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